1.已制定完成《经济体制改革2020年重点改革任务》,提出16项重点改革任务(占全市任务的41%),122条具体计划,分别由7位市领导牵头,涉及21家市直部门和4个区、县(市)。
2.已征集各部门、区县“四个重大”谋划成果,形成初步方案,按照省要求于6月18日将重大改革、重大政策、重大平台谋划成果报送至省发改委,目前继续深化完善中。
3.完成了《杭州市天然气发展对策》课题研究,并通过专家评审。制定了《杭州市天然气体制改革工作方案》全面开展相关工作;拟由市领导为组长,发改、城管、财政、国资、司法等部门组成全市天然气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,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;会同相关部门先后赴各区、县(市)和长春、广州、深圳、成都、西安等兄弟城市考查调研,厘清改革思路。
4.2020年1月1日-6月30日,全市出让工业用地157宗,出让面积5477.55亩,标准地出让比率100%。
1.已制定完成《经济体制改革2020年重点改革任务》,提出16项重点改革任务(占全市任务的41%),122条具体计划,分别由7位市领导牵头,涉及21家市直部门和4个区、县(市)。2.两次征集各部门、区县“四个重大”谋划成果,形成初步方案,持续与区县对接并深化完善,重大项目已由投资处牵头启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。3.根据前期考察调研和座谈了解的情况,拟制了《关于杭州天然气体制改革相关情况的报告》,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国家和省关于天然气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、杭州市天然气供应体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、国内其他城市管道天然气供应体制等问题。在此基础上草拟了《杭州市天然气体制改革实施意见(拟议稿)》,并征求各区、县(市)和部门意见,市政府两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,现已修改完毕,正在准备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。4.2020年7月1日-9月30日,全市出让工业用地92宗,出让面积2819.53亩,标准地出让比率100%。
1.已制定完成《经济体制改革2020年重点改革任务》,提出16项重点改革任务(占全市任务的41%),122条具体计划,分别由7位市领导牵头,涉及21家市直部门和4个区、县(市)。
2.两次征集各部门、区县“四个重大”谋划成果,形成初步方案,并按照省要求将重大改革、重大政策、重大平台谋划成果报送至省发改委,持续与区县对接并深化完善,重大项目已由投资处牵头启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,“四个重大”谋划成果以专题专栏的形式体现在杭州市“十四五”规划《纲要》中。
3.完成了《杭州市天然气发展对策》课题研究,并通过专家评审。制定了《杭州市天然气体制改革工作方案》全面开展相关工作;成立了由市领导任组长,发改、城管、财政、国资、司法等部门参加的全市天然气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;会同相关部门先后赴各区、县(市)和长春、广州、深圳、成都、西安等兄弟城市考查调研,厘清改革思路。根据前期考察调研和座谈了解的情况,拟制了《关于杭州天然气体制改革相关情况的报告》,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国家和省关于天然气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、杭州市天然气供应体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、国内其他城市管道天然气供应体制等问题。在此基础上草拟了《杭州市天然气体制改革实施意见(拟议稿)》,并征求各区、县(市)和部门意见,市政府两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,并进行修改。目前《实施意见》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。正在准备向市委改革委汇报相关制定情况。
4."今年以来,市发改委根据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持续深入推进“标准地”改革。截至11月底,全市实现省级以上及以下平台两个100%,全市工业用地“标准地”出让292宗,出让面积10155.02亩,均实现100%“标准地”供地。主要举措有:
一是多措并举推进“标准地”改革。通过“标准地+区域评估”、“标准地+承诺制”,“标准地+审批提速”,“标准地+代办制”,全方位、高标准推进杭州市“标准地”改革。
二是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。在全国率先实行工业用地“控地价、竞贡献”出让模式,通过深化“亩均论英雄”优化产业用地管理,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。通过竞税收,将宝贵的土地资源向先进生产力集聚,助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,进一步巩固亲清政商关系。
三是强化运用“标准地”改革成果。推动全市工业用地项目“补短板、促开工”,通过“标准地”招商模式,工业用地项目全部按“标准地”出让,明确容积率、固定资产投资强度、亩均税收、单位能耗和排放等指标要求,加快项目落地。"
|